公司新闻

二十四节气【冬至】:阳生春又来




冬至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 12 月 21 - 23 日交节 。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极高,有 “冬至大如年” 的说法,它不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。


从气候特点来看,冬至过后,冷空气活动频繁,气温持续下降,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,也就是常说的 “数九寒天”。在北方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,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衣抵御严寒;南方虽无冰天雪地的景象,但湿冷的空气也让人真切感受到冬日的凛冽。


二十四节气【冬至】:阳生春又来

农事活动上,北方的农田被冰雪覆盖,农事活动基本停止,农民们趁着农闲,修缮房屋、储备物资,为来年春耕做准备。南方的田间,冬小麦、油菜等农作物仍在缓慢生长,农民们会做好防寒保暖措施,保证农作物安全越冬。


在传统习俗方面,冬至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。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,相传医圣张仲景看到百姓在寒冬中耳朵被冻伤,便用面皮包上驱寒药材,做成 “娇耳”,煮熟后分给百姓吃,百姓吃后耳朵不再冻伤,这一习俗就流传了下来。南方则多有吃汤圆的习惯,圆圆的汤圆寓意着团圆、圆满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,温馨又幸福。此外,冬至还有祭天祭祖的传统,人们在这一天缅怀祖先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阖家安康。


球盟会

关于冬至,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。从前,有个小村庄,村里的人们靠种地为生。一年冬天,格外寒冷,还没到冬至,大雪就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,庄稼被冻坏,村民们的粮食储备也所剩无几。村里有个叫阿福的年轻人,他决定外出寻找食物。


阿福走了很久,来到一个陌生的小镇。在小镇上,他看到一位老人在卖一种从未见过的食物,那是用糯米做成的团子,香气扑鼻。阿福向老人询问做法,老人见他诚恳,便告诉了他。阿福学会后,带着糯米和制作工具回到村子。


冬至那天,阿福把做好的团子分给村民们吃,大家吃了团子,身体暖和起来,也有了力气。从那以后,每到冬至,村民们就会做这种团子吃,还把它叫做 “冬至圆”,并将这个习俗一直传承下去。


冬至,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美好寓意的节气,既让我们感受到冬日的寒冷,也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希望。在这一天,无论身在何处,人们总会以各种方式相聚,共享节日的温暖,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